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产业组合拳 全力助脱贫

    信息发布者:美德村
    2018-12-28 17:23:23    来源:海南日报   转载


    东昌农场公司打造黑山羊养殖基地,把养羊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

    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金江农场公司成立黎锦联社帮扶基地,引导困难职工脱贫致富。

      “你瞧,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才能织出更胜一筹的黎锦。”12月16日,海垦金江农场公司南茂分场办公楼里织机声声响,数百平方米的房间里坐满了人,60多名身穿传统黎族服饰的妇女席地而坐将五彩线条纺织成布。原来,黎锦联社正在这里举办黎锦手工技能大赛。

      地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金江农场公司是垦区国有贫困农场公司之一。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战中,金江农场公司选择独特产业脱贫的方式,成立黎锦联社帮扶基地,大力发展黎族织锦,引导困难职工发展传统手工艺增收,探索出了一条造血扶贫的新路子。今年,联社销售黎锦产品125件,销售额达29万余元。

      这只是垦区产业扶贫的一个小小缩影。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以来,垦区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多措并举切实履行产业扶贫主体责任,由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带领贫困群众职工脱贫致富。

      找准产业模式 打出“长短组合拳”

      “如果没有发展产业,我也不会脱贫。”12月18日,在乐东黎族自治县荣光农场公司龙眼种植示范基地里,成片的龙眼树结出了果实,农场公司脱贫职工何文盛正在给龙眼树浇水。

      2017年初,荣光农场公司整合零星地块,改变以往单一发包土地的模式,进行集中运营,做到“分利不分地”。公司以农用地及地面附属经济作物入股,合作团队和合作社以技术入股,贫困户以劳动力入股,确立了“公司+合作团队和合作社+贫困户”的股权架构。项目盈利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贫困职工在种植示范基地当包装工、种植管理员,成为上班族。”该基地负责人何世庆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今年,包括何文盛在内的16户50多名贫困职工获得股权收益,平均每户增收3000多元。“等到明年1月底,龙眼丰收了,我又能有一笔收入了。”何文盛开心地说。

      发展什么产业?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产业效能?这是在推进产业扶贫中,许多农场公司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荣光农场公司位于乐东,土地资源丰富,光热充足,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黄金宝地”。

      “既要有短平快增收项目,又要有长远发展的增收产业。” 荣光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母连云表示,农场公司在推进产业扶贫中既要有开展黑山羊养殖等短平快增收项目,确保贫困户快速脱贫。又要有长远发展的增收产业,确保不返贫。目前,农场公司辖区内的33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不仅要通过大力发展黑山羊、生猪等家禽养殖让贫困户每年户均有出栏,还要通过‘农场公司+贫困户’‘农场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帮扶模式带动贫困户。”母瑞山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小平表示,农场公司通过为7户贫困户“量身定制”发展黑山羊、竹鼠等养殖产业,他们还能优先到高香茶园、茶厂打工,获得一份稳定工资收入实现脱贫。

      发挥产业优势 实现企业和贫困户互利共赢

      12月22日一大早,海垦草畜公司(原澄迈县红光农场)保良队脱贫职工蔡琼勇在自家养猪场忙碌起来。今年42岁的蔡琼勇是因病致贫贫困户,他曾尝试养殖山羊,但由于技术不过关,屡次遭受创业失败的重创。

      为了帮助他,海垦草畜公司与海垦畜牧集团沟通对接,海垦畜牧集团免费提供种苗并统一收购,还派出畜牧专家为他提供技术服务。“今年国庆节期间,一批生猪出栏了,有2.7万元的收入。”蔡琼勇激动地说,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摘帽,辛苦付出有了丰厚回报。

      “贫困职工在参与产业发展过程中,缺技术、缺信息、缺信心,抗风险能力不足,我们能做的就是发挥专业优势,以技术专业优势实现规范管理。” 海垦畜牧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兰说,通过建立企业和贫困户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贫困职工增收。

      今年以来,海垦控股集团加大力度定点帮扶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什龙村。主要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多次进村入户调研,目前共计246万元帮扶资金已经全部到位;9户贫困户已经完成危房改造;50名妇女参加了金江农场公司黎锦合作社的黎锦编织技艺培训班;农垦设计院已经完成对该村8个自然村村容村貌整治的规划设计,目前已经完成70%以上的工程量。

      此外,垦区企业还不断彰显企业的社会扶贫责任。澄迈县高山朗村是该县2017年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之一,也是海垦控股集团的对口帮扶村。2016年—2017年,海垦畜牧集团和海胶集团旗下海南经纬乳胶丝公司通过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就业帮扶等举措,“垦力量”助推高山朗村实现整村脱贫。

      扶贫不仅要为贫困职工群众送去“及时雨”,更要留下“聚宝盆”。“产业是增收致富的根本和‘摇钱树’,产业扶贫就是发挥海垦龙头企业在项目、资金、技术、管理及信息等优势。”海垦控股集团农场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产业为抓手,建立企业和贫困户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好做精产业扶贫大文章。

      激发内生动力 让贫困户掌握真本事

      行走在高山朗村,一栋栋新民居拔地而起,水泥路两旁鲜花盛放,村中参天古树枝繁叶茂。

      “感谢经纬公司,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帮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高山朗村贫困户徐代的儿子徐明清去年通过应聘进入海南经纬乳胶丝公司工作,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自己现在每个月都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

      产业发展起来了,如何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其中?“在产业扶贫中,尽量避免只给钱给物、‘慰问式’帮扶、简单入股、只给分红。” 海南经纬乳胶丝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6年下半年起,经纬公司成立了对口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公司扶贫干部多次到高山朗村进行走访调研,与当地村民深入沟通。除了拨付共计40万元作为帮扶资金以外,还招收贫困户中的富余劳动力进厂就业。

      “过去,有的贫困户将扶贫资金交给合作社之后就等着拿分红,这样做,短期扶贫效果虽好,却极易造成返贫。”海胶集团龙江分公司白沙原生态养牛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汉良说。李汉良与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的企业一起开展各类养殖培训。

      “扶贫要扶志,扶贫不扶懒。”今年以来,海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思涛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业侨等主要领导人多次带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深入贫困户家中,与他们谈谈心、说说话,还鼓励他们参与到产业发展中。

      近几年来,海垦控股集团积极打造垦区就业创业基地,在稳定职工队伍、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及消除贫困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目前,垦区共有省级就业创业示范基地15家,垦区级16家。2017年垦区各单位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数达7000人,近30%的职工家庭进入各类基地,带动周边约1.3万名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其中,2017年挂牌的25家基地产值6241万元,吸纳社员1340人,帮扶24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另外还有115户困难职工受到基地的产业帮扶。

      如今,垦区各单位通过开展培训,提高扶贫技能。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等方式,树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导向,让贫困群众敢想敢干、能干会干,加快补齐“精神短板”。

      海垦控股集团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底,垦区贫困人口有3286户12088人;截至目前,已有2618户9706人脱贫。为全面实现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王业侨表示,垦区党员干部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垦区脱贫攻坚工作,继续切实履行产业扶贫主体责任,加大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市县政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真扶贫”“扶真贫”。(记者 欧英才 通讯员 王亮)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